关于“关注婴幼儿图书卡片类纸制品安全”的提议

发表时间:2021-08-25 16:16

近年来,少儿读物、婴幼益智卡片、立体图书等产品大量出现,这些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少年儿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和渠道,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水平,对于加强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影响。


Hoy_leemos_De_mayor_quiero_ser_feliz_004_1.jpeg


但众所周知,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,在许多新兴行业领域,我们的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难免滞后于市场的发展,在少儿图书制品领域,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呢?
2009年以来,少儿图书在图书零售市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。除2009年外,其他年份的少儿图书码洋规模增速保持在10%以上,少儿图书已然成为我国图书市场规模最大、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,故有人提出“得少儿者,得零售图书市场天下”。


01

图书的潜在安全问题


从本质上来说,图书是化学品的聚集体,包含有机、无机、有机-无机物质,而物质都存在迁移现象,根据迁移状态,有气体物质迁移、液体物质迁移、固体物质迁移及化学元素迁移,迁移的多少,涉及化学安全问题。
从对环境或人体的影响来说,涉及到以下四类,是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。
第一类,CMR1&2(第1、2类致癌、致诱变、致生殖毒性物质);
第二类,PBT(持久性、生物累积性、毒性物质);
第三类 vPvB(高持久性、生物累积性物质);
第四类 对人体或环境产生不可逆影响的物质,如内分泌干扰物质等。
由于婴幼儿处于口欲期(人的行为发展规律),通过口腔感知外界事物,婴幼儿拿到图书,往往会用嘴巴撕咬,具有类玩具功能,由于婴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发育程度,其化学安全更应该引起关注。


02



国内相关法规现状


我国现行图书制品的质量及检测标准是《GB/T 34053.3-2017 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 第3部分:图书期刊》、《GB/T 34053.4-2017 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 第4部分:中小学教科书》、《HJ 2503-201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:平版印刷》等,其中,GB/T 34053.3-2017、GB/T34053.4-2017主要针对图书外观质量(如成品尺寸偏差、版心歪斜度、模切位置误差、封面外观等)、图文印刷质量(文字、线条是否清晰完整、套印误差、同批同位置色差、同色接版色差等)、表面整饰质量(覆膜、上光、烫印、压凹凸等)、成型质量(如书芯、胶粘订、骑马、锁线订等)等进行检测。HJ 2503-2011规定检测印刷品中的VOC和重金属,暂未规定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标准,针对少儿图书,更是没有特别列出。


03


市场婴幼儿图书调研


根据REACH法规中列出的高关注度物质,玩具中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求及限值(玩具标准相对具有较高的要求),结合图书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材料,推测图书中可能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,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、重金属、双酚A、邻苯二甲酸盐(酯)、多环芳香烃、荧光增白剂、丙烯酰胺等。

金印联工程技术中心从市面上随机购买13本婴幼儿图书(包含绘本、贴纸书、立体书、纸塑书)(模拟实际消费场景),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、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、ICP-OES等设备,检测图书中是否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。

通过近半年的测试分析,发现13个样本中,VOC检测,有2个不合格,其中一个样品为正丁醇超标(实测3.1mg/m2,标准≤2.5mg/m2),另一个样品,二甲苯超标(实测0.35mg/m2,标准≤0.25mg/m2)。双酚A检测,有3个不合格,都是纸塑书不合格,双酚A要求限值为小于0.04mg/L,3个超标样品的双酚A含量分别为1.06mg/L、1.75mg/L、1.2mg/L。同时,图书中含有荧光增白剂,虽然对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存在争议,但仍被列为潜在的致癌物质,食品安全法中规定与食品接触的包装中应不含有荧光增白剂,故图书中也应对其作限值要求。

根据测试结果,发现图书中存在化学安全隐患,应建立完整的图书安全体系,确保儿童的健康发展。



04


图书安全体系


图书安全体系,应包含以下6个方面,包括图书设计、材料选择、印刷装订、成品检测、储存运输等方面。

具体的,图书设计(特点群体、绿色循环)、材料选择(纸张、油墨、光油、胶粘剂、润版液、薄膜、来料检验、可追溯性、供应商资质审核等)、印制过程控制(车间环境、化学品、版材、橡皮布、作业规范、清洁生产等,确保不同印厂间色彩一致、品质稳定达标)、检验(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,采用印厂自检和第三方抽检,以确保达标验)、储存与运输(存放时间、环境、污染、外包装),每一环节,都有追踪溯源码,确保图书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安全管控。


欢迎业界同仁一起探讨,共同构建图书绿色安全体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