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泽度是UV油墨印刷品的重要外观指标,它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视觉质感 —— 高光泽度的印刷品能呈现出鲜亮的色彩与细腻的质感,为包装、标签等产品增添高级感;而光泽度不均或偏低,则可能让印刷品显得粗糙、廉价。因此,掌握UV油墨光泽度的影响因素并找到科学的调控方法,对提升印刷品质量尤为关键。
油墨自身成分是影响光泽度的核心因素。其中,树脂的种类与比例作用显著。UV 油墨中的树脂作为成膜物质,其本身的光泽特性直接决定了固化后墨膜的基础光泽 —— 比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成膜后光泽度高且饱满,而环氧树脂则更适合需要哑光效果的场景。若想提升光泽度,可适当增加高光泽树脂的比例,但需注意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,避免因树脂配比失衡导致油墨稳定性下降。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也会间接影响光泽,添加量过多时,未完全反应的光引发剂会残留在墨膜表面,导致光泽度降低,因此需严格控制其用量在合理范围。
固化条件对UV油墨光泽度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。UV光源的功率与照射时间直接决定固化程度:功率不足或照射时间过短,油墨固化不完全,墨膜表面会因未充分交联而显得粗糙,光泽度自然偏低;而功率过高或照射时间过长,可能导致墨膜表面过度固化甚至泛黄,反而破坏光泽的均匀性。此外,固化时的温度也需把控,温度过高会让油墨中的低沸点成分挥发过快,导致墨膜表面出现气泡或针孔,进而影响光泽度的呈现。
承印物的表面状态也会制约UV油墨的光泽表现。承印物表面的光滑度与平整度是基础 —— 表面粗糙的承印物会让墨膜无法形成连续平整的膜层,光线照射时发生漫反射,导致光泽度下降。比如粗糙的牛皮纸与光滑的铜版纸相比,相同UV油墨印刷后,后者的光泽度明显更优。同时,承印物表面的清洁度也很重要,若存在油污、灰尘等杂质,会影响油墨的附着与成膜,导致墨膜表面凹凸不平,进而降低光泽度。
针对这些影响因素,可从三方面提升UV油墨的光泽度。在油墨调配时,优先选用高光泽树脂并优化配比,同时精准控制光引发剂等助剂的用量;固化环节需根据油墨类型与承印物特性,调整UV光源的功率与照射时间,确保油墨完全固化且不发生过度反应;印刷前则需对承印物表面进行处理,通过打磨、清洁等方式提升其光滑度与洁净度,为墨膜成膜创造良好条件。
总之,UV油墨光泽度的调控是一项系统工作,需兼顾油墨成分、固化条件与承印物特性,通过多环节的协同优化,才能让印刷品呈现出理想的光泽效果,满足不同场景的品质需求。
金印联专注从事印刷包装材料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、印刷质量控制及印刷标准化色彩管理服务,与1000+书刊印刷、药包印刷、食品包装印刷、日化电子包装印刷企业及终端出版机构、食品、药品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。
【本文标签】 UV油墨
【责任编辑】
版权所有© 2025 金印联(天津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备案号:津ICP备2025037218号网站地图
电话咨询
在线留言
微信咨询